万象大慈法轮林-麦洼寺与主持活佛克周赞扎

  庄严而神圣的麦洼寺位于红原县与若尔盖公路之间的阿木柯河乡的背后,距红原县城17公 里,寺院于1646年建立,是维藏桑昂尼玛创建,当时并不在红原县境内,而是在甘孜,据说是藏传佛教七觉之一毗诺住过的地方,初建时称麦儒寺。于1929 年随麦洼部落迁到阿木卡口,彼时为帐篷寺院。

  

 

  1940年,麦洼的麦洼寺(万象大慈法轮林)为结束帐篷寺院的历 史奠基建寺此后,人们习惯上称为麦洼寺。1982年经十世班禅大师亲自选址修建的。庙宇巍峨,规模宏丽,蓝天白云下绿野托出庄严佛地,金轮映日,红宫映 彩,旌旗如林,香雾如云,脚楼高耸,俨然千古法教,为川西北最大藏传宁玛派寺院。

  

 

  麦洼寺,又名:万象大慈法轮林,大佛殿座北朝南,后山如俯卧大象,前河似盘曲青龙,东丘犹威武雄狮,西岭若展翅金鹏。大经堂为藏汉结合的方形建筑,殿顶为 歇山顶,盖黄色金顶,殿脊饰铜底镏金法轮,大门和佛龛镶嵌珠宝,色彩艳丽。门厅、经堂、佛殿连为一体,殿堂宽敞。楼高三层有454根柱子,经堂为11间 12进,堂内方柱120根,柱头托梁装饰浮雕彩绘藻井。法台高列居中,华盖罩于上,两旁置经书橱,四周挂唐卡。二楼为回形走廊,供护法神像,列代法嗣灵 塔、文物、神舞道具等。供桌神灯长明,净水常新,供器精美。佛殿三楼为大活佛下榻处。殿墙绛红色,二楼窗楣皆出短檐,挡雨雪。墙的上端涂黑色,白色圆形的 装饰图案叫“董昌”,经堂上置镏金法幢。经堂两侧通佛殿,殿高两层,塑佛像九尊,佛祖莲花生大师像居中,两旁为释迦摩尼佛像、弥勒佛像、龙钦巴大师、观音 菩萨像等。其教派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具一定国际影响,至今已有360余年的历史,在佛教界享有盛名。

  

 

  寺院每年举行四次大法会:正月,念木兰经驱魔跳神献供;六月,转法轮、敬山神、夏季修炼;九月,秋季修福,念经跳神;腊月底,年祭,除旧岁迎新年。

  1980年,伽央喜喇坚赞法王不辞辛劳,驻锡于阿木柯乡,奔波于 堪钦慈旺仁真、堪钦罗尔丹增、竹青五世活佛土登秋吉多尔吉、精通五明大班知达堪布益西达尔吉等大德足迹所至之地,广泛调研、勘查,终于发现带有自然形成梵 文“阿”字的山。并根据《文殊幻网经》对其地名"阿木卡柯"作了文字方面的解释。“阿”:即为梵文第一个总根字,意为一切皆空,一切自然而成,不生不灭; “木”:即信仰,道德义,亦喻三世诸佛皆从阿字中化生;“卡”:即无生净土义,亦喻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到彼岸;“柯”:即一切成就自然圆成,不须勤运 即能自得。并且,法王翻山越岭,根据经文所述,由远而近,由近至远,反复勘察四周地形、地貌、天文现象等,最终确定将“万象大慈法轮林”重建在这片广阔的 美丽之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宗教政策得到了恢复,应众生要求,重建“万象大慈法轮林”大雄宝殿,终于在1981年,由红原县人民政府报经阿坝州人 民政府批准同意恢复重建“万象大慈法轮林”。1982年,十世班禅大师巡查全国藏传佛教寺院,路经阿坝州时,将包括阿木卡柯的土壤在内共三处土壤,包成小 包,按宗教测签方式,最终决定并亲笔手谕:“为宏扬佛教,请将“万象大慈法轮林”恢复重建在阿木卡柯。”

  

 

  “麦洼寺(万象大慈法轮林)“整个寺院坐西向东,大雄宝殿正对面山中自然形成梵文“阿”字,“阿”字的右侧峰顶如右旋海螺中升起的日月轮;寺院右侧(南 方)有一串如珠宝的山栾,一望无边,如藏文“嘎”字;蜿蜒流淌的阿木卡河如一条巨龙卧在寺院前面;北面修行院旁有一山峰如狮子蹲踞于此;寺院后面有一山岳 如仰卧的弥勒佛;现准备修建和平塔处的山峦,为一空行左手持一满血嘎巴拉,右足曲屈左足微曲,和平塔正好修建在空行两足之间。从北面向寺院看,寺院所在地 又宛如财神手中的宝兽,而且以寺院为中心,四周很远的诸多神山山峰均朝向阿木卡柯。

  如此种种玄奥奇妙又显而易见的现象,无异喻示:宁玛巴的传承,佛 法真谛将从这里得到延续。此吉祥地具密乘龙象,方便智慧、大悲空性,如阿木卡柯河滚滚流淌,它的教法将如天上的繁星闪烁法界。

  

 

  殿中通顶14米高柱有30根,顶部饰二金法轮、二金宝瓶,为经堂最高处。寺院大雄宝殿自1984年动工至1993年全部竣工,历时十年。大殿分三层:一层 为大经堂,二层为藏经楼,三层为金殿。殿长63米,宽48米,高21.5米,总建筑面积达6048平方米。大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将传统宗教艺术与现代 建筑材料结合,是典型的藏汉风格融于一体之建筑,修建时曾聚集了全国各地优秀的能工巧匠,有来自青海著名的热贡唐卡艺术家和铜匠;甘肃、浙江的雕刻匠;西 藏的银匠、铜匠;以及来自各地的建筑工程大军。他们各施才艺,共同完成了这座堪称藏文化和宗教艺术无与伦比的殿堂。其中也承载了全国各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慷 慨捐赠的无量功德。

  

 

  大雄宝殿内供奉有流传了一千余年的珍贵佛像、法器、典籍等一百余件。现代巨身镀金铜像九尊。大小菩萨、佛塔等一万五千余尊。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 五十余套。各教派典籍三万余套(册)。大壁画唐卡三百余幅,小唐卡二千余幅。现在寺院有僧人1736名,内设有五明佛学院,修行院各一所。其中五明佛学院 有僧人1000余名,修行院有修行僧100余名。目前的万象大慈法轮林,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无论在寺院规模方面或是其它各方面,可堪称草地藏传佛教宁玛 派寺院中最大的寺院。

  “麦洼寺”(万象大慈法轮林“林”就是寺院之意)是一座以弘扬和 修持龙钦宁提的宁玛派寺院,在佛教界享有盛名。寺院从公元一六四六年建立至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如追溯其由宁玛宁提发展而成宁玛龙钦宁提直到现在的 过程,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的寺庙传承积累着一代代仁波切的理念与愿景。现任麦洼寺主持活佛铎仁波切克周赞扎。铎仁波切转世传承系,是莲花生大师为了弘扬龙钦心髓莲法宝而显现的化身之一,多智钦根桑贤潘(又称晋美诚利奥萨)之意化身铎仁波切第六世。第六世铎仁波切克周赞扎或根桑久美伦珠多吉,于藏历第十七甲子火虎年九月二十二佛诞日,伴随丰富吉兆的显现,降生在东方麦洼地区福分具足的信众村落中的一高贵氏族家中。刚出生不久,父母便将他抱至法王如意宝嘉央谢拉坚赞尊前,由嘉央上师仁波切赐名为克周赞扎。

  在主持活佛铎仁波切克周赞扎的领导下,麦洼寺将利益众生,方便众生,普渡众生,回向众生的愿景与佛教正信的传承和众生的幸福安康,脱离苦海的理念在川藏高原熠熠生辉。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