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伤情话沈园(图)

国家旅游地理浙江绍兴11月16日讯(通讯员 沈安娜)提到绍兴,有的人想到的是它江南古镇的特质,青石板、石拱桥、小桥流水;有的人想到的是鲁迅笔下的印记,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故居、历史遗迹、山水人文;而我惦记着的则是爱情名园——沈园,那里的景观虽不如苏州园林别致,但却惹人眷恋,只因那里有着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浙江绍兴的沈园位于越城区春波弄,又名“沈氏园”,是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始建于宋代,是宋代著名园林,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悉,初成时规模很大,占地七十亩之多。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江南景色。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笔者最近沈园一游,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沈园里的爱情故事

晚秋的一个午后,沈园显得格外宁静,亭台楼阁,粉墙黛瓦,绿树成荫。荷花满池摇曳,一片江南景色映入眼帘。在沈园一角的石壁墙上醒目的写着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我看着这首熟悉的词,心中分外激动,原来朗朗上口的那首《钗头凤》就出自此处,而在它的旁边还有一首《钗头凤·世情薄》,这确是我之前不知的,也是听到导游讲解才知道这是唐琬所和的词,才真正了解走进了陆游与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

陆游和唐琬是一对表兄妹,从小一起长大,情投意合的两人顺理成章结为夫妻。婚后两人相近如宾,伉俪情深。但好景不长,唐琬婚后数年无育,在那个封建礼教的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此两人被陆母逼迫离异,十年后陆游在沈园偶遇唐琬,见面的两人感慨万千,陆游触景伤情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这首词。

“错错错”、“莫莫莫”,这是有多少的情长需要倾诉,这是有多少哀怨需要倾泻,可以看出陆游的无奈,他欲言又不敢明言,也抒发了他的相思之切。春色依然是多年前的春色,但是一别十年,时过境迁。十年,多少有情人之间因为十年的时间跨度,物是人非。正如苏轼在《江城子》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陆游见到唐琬或许也是如此,已经不用言语,那份情、那份爱,让人刻骨铭心,矢志不渝。“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不正是唐琬这十年的心情写照。

假如没有唐琬的回应,《钗头凤》也就难以成为情歌的对唱,成为往后凄美爱情故事的代名词。诗词中诉说着唐琬对陆游的无限思念,然而,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陆母的拆散给了他无穷无尽的遗憾,这次见面之后,唐琬怨恨愁苦,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在陆游的晚年,他曾多次重返沈园,只因他始终放不下对唐琬的思念。沈园成了他对唐琬思念的承载和寄托。他们的爱情故事,在这座沈园里徜徉了千年,忧伤了千年。或许是知道了这个千古佳话后,游走在沈园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莫名的多了一种忧伤。看着这亭台楼阁,这一砖一瓦,试想他一个人形单影只,面对这样的结局是怎样的心情?陆游在离开了自己最爱的唐琬,又是靠什么支撑自己余下晚年的日子呢?

在我的印象中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诗词多和抗金题材有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他的诗词作品中都充满了报国、爱国情感。没想到他也是一位侠骨柔情的人,也会为儿女情长牵挂了这么多年。让我对陆游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感到伤感惋惜。

时光荏苒,几经春秋,陆游和唐琬的悲情已经化成云烟,供后人遐想,感叹,而沈园又会承载多少新的邂逅,多少怦然心动呢?

漫步沈园的遐想

江南多园林,沈园因了陆游的《钗头凤》,满溢幽怨悱恻、缠绵伤怀的氛围。如果您有机会到绍兴,记得一定去沈园领略一下,那两首千古绝唱宋词诞生的地方,去体会那世间曾有过的,缠绵悱恻800多年的爱情的传说。无以复加的悲壮,直教人柔肠寸断………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我总觉得,沈园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是连在一起的。诗人因沈园而崇高,沈园因诗人而千古。记住沈园,就是因为与陆游有关的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和那两首凄婉幽怨的宋词绝唱。纵然时光流逝,岁月变迁,八百多个寒暑春秋如烟而去,但它们依然生机勃勃,毫不褪色,鲜活在世人的灵魂深处……

无数次地遐想过沈园,遐想在一个烟雨蒙蒙的秋日,撑一把紫色的小伞,行过问梅槛,孤鹤轩,冷翠亭,访过一泓池水,几枝残荷,缕缕柳丝,然后,肃然面对那静默在雨中的《钗头凤》,任思绪随着雨丝在天地间绵延。

今天终于我站在了沈园门口。时近黄昏,阳光依然明亮,刚走到冷冷清清的园门口,淡淡的哀愁已迎面而来。我小心翼翼地抬脚,进园,试图拾掇起800年前的碎片,寻找那一场凄美爱恋背后一错手的因缘。初入园子,不见山水,唯见一座形状怪异的假山,两边的缝隙中爬满绿意,假山上书“诗境”二字,看似清秀却笔笔千钧。向右看去,两旁繁花绿树之间露出一条狭长的小径,风走过,牵动枝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如浅唱低吟,幽幽的,从远处传来。是陆游和唐琬的脚步声吗?他们的脚下,展开的曾是一段怎样的路程?

顺着小径前行,放眼园中,水榭如云,色调典雅;修竹茂林,古意幽幽。果然是诗境!园内多柳,曲径旁,宫墙边到处都是,身姿依然玉立亭亭,滴滴翠绿密密叠叠。只是那曾为沈园渲染出“满城春色”的青青柳枝而今在骄阳的逼迫下无精打采地呆立着,失魂落魄一般,全无当年的依依柔情。也是,杨柳已不再是当年的杨柳,正如游园人不再是当年的游园人。

漫步园中,见一个葫芦形水池,池水清浅,盈盈流动。池上有座青石板小桥,是陆游和唐琬分离七年后相遇的地方。当年,陆游正低头看着满池春水,无意间,惊见水中摇晃着唐琬的倒影!“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于是,所有的思念,幽怨,辛酸,凄凉,融进黄藤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如今,伤心桥犹在,桥下波纹涟连,一圈圈依旧,可那照影的丽人呢?

我在桥上徘徊,寻觅那惊鸿一瞥中的唐琬遗韵,哪怕是一枚脚印,一瞬秋波,但是,“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葫芦池边,有一座飞檐翘角的亭子,历经风雨无情的侵蚀,已是满面沧桑。这是知音亭,是唐琬在征得丈夫的同意后置酒肴与陆游共叙离愁别恨的地方,两人相看泪眼,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从何说起?空留下石桌石椅,迎候着不再重来的故人。

在知音亭默默地坐了片刻,站起身走一小段路,一抬头,惊见园壁上白底黑字,龙飞凤舞。哦,是《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错,错,错,一错手,是春如旧,人空瘦;一错手,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一错手,是雨打病魂,咽泪装欢,一错手,是相逢不语,再聚无期。年轻的诗人奋笔疾书,书毕,一掷柔毫,早已肝肠寸断,泣不成声。而唐琬,就在相遇后的那个秋天忧郁而逝,临终前,还在念着这阕伤感的词。

唐琬至死都想不明白,相爱竟然是一种错!她更想不明白的是,她魂里梦里牵系的唯一,她挚爱的人儿会与她轻别,在她的生命里留下一个永远无法填补的空洞。在那阙斑驳的《钗头凤》旁,有一阙褪色的旧词,也叫《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这是唐琬的词迹,是缠绵在病榻上的唐琬吟出的生命悲歌。一个个忧伤郁结的音符,撕扯着陆游的心扉,从此,他的一生再也尝不尽那一错手酿成的苦酒。年至84岁时,陆游还牵挂着逝去的爱,支撑着病弱之躯再游沈园,并作《春游》一绝:“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是的,匆匆,太匆匆,生命中那无法填补的空洞,只缘于一错手。轻离别,那是怎样的错啊,一生泪落;伤离别,那是怎样的难啊,一生感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陆游啊,你会不会拿出全部勇气,留住你们的幸福?

夕阳西下,该是与沈园挥手作别的时候了。问沈园情为何物?沈园静默在暮色中。多情应是沈园魂,多情却被无情误。走出沈园,我没有找到想要寻觅的答案。绍兴的沈园,每一寸土地,每一道建筑,每一棵草木,都到处回应、弥漫着陆游的痴心恋情和无奈倾诉,凄婉迷离,幽怨哀伤。正所谓:“沈氏园中着秋风,幽雅别致景色浓。当年词客留句处,遗韵飘香漫长空。”一泼又一泼的游人不断地涌向沈园,为了旅游观光,更为了寻访与陆游有关的那段情……

钗头凤诗墙

钗头凤诗墙

春水亭

春水亭

断石

断石

六朝井亭

六朝井亭

陆游像

陆游像

陆游与唐婉

陆游与唐婉

漫步沈园

漫步沈园

人世间情为何物

人世间情为何物

绍兴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

绍兴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

沈园

沈园

沈园晨雾

沈园晨雾

沈园泛舟

沈园泛舟

沈园鸟瞰

沈园鸟瞰

沈园情剧照

沈园情剧照

沈园一角

沈园一角

沈园游人

沈园游人

水上绍兴

水上绍兴

务观堂

务观堂

心形池

心形池

许愿风铃

许愿风铃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