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怀来:小葡萄撬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6月的怀来,虽然还没到葡萄收获的旺季,但是桑园镇李官营村的大棚葡萄种植园里却充满了成熟的喜悦与甜蜜。走进怀来县惠农设施葡萄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大棚,放眼望去,藤蔓上挂满了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令人垂涎欲滴。

↑桑园镇李官营村惠农葡萄大棚成熟的维多利亚葡萄

  近年来,怀来县聚焦葡萄产业精品战略,通过设立合作社,有效填补日光温室葡萄种植的空白,拉动了新兴特色农业采摘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大量农民农闲时无业务的实际情况,也提高了不同时期社员的总体收入,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

↑怀来县桑园镇万亩葡萄园

  正在棚内工作的董存义夫妻告诉记者:“小满过后,大棚内维多利亚、惠农1号 、惠农2号、春光等多个品种的葡萄陆续上市,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夫妻二人另辟蹊径,录制小视频发布至微信朋友圈进行线上宣传,游客还可用手机预订购买葡萄。“温室葡萄比露天种植的葡萄提前2至3个月上市, 由于品质更高,所以价格是正常上市葡萄的10倍,产量是陆地葡萄的2倍,每亩纯收入能达5万多元。疫情期间,我们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董存义夫妻高兴地说道。

  与董存义夫妻同样收获喜悦的还有紫晶庄园的负责人马树森。“每一瓶葡萄酒都是有生命的!葡萄酒好不好,七分在原料,三分在酿造。”这是马树森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产区的优质条件太难得了。”据他介绍,现在紫晶庄园拥有400多个地下酒窖窖位,有从业人员26名,同时时令工50-60人,多为附近乡镇本土居民。庄园优美环境和独特的文化成为了许多游客京郊一日游的选择。

  作为全国葡萄种植大县,怀来县一直把葡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几年来,随着葡萄市场需求发生一系列新变化,怀来县积极探索葡萄种植新模式,创新葡萄种植新技术,通过推动高效种植、高品质酿造以及整合葡萄和旅游资源等方式,着力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体系。

  “我们以全域旅游的思路发展葡萄产业,通过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将葡萄产业与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积极拓展旅游新业态,有力促进怀来葡萄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怀来县县委书记孙晓函说,预计2019年至2022年,怀来县呈现给游客的将是15万亩葡萄,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酒庄达到200个。葡萄采摘观光和酒庄旅游人数达到每年200万人次。

  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怀来县秉承做优做强葡萄产业,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推进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擦亮了“国际葡萄之都”的名片,又向建设中国波尔多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