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这三处人文景观里都藏了哪些历史?

中国是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再加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底蕴,就创造出了许多的人文景观。

内蒙古,作为地大物博省份的代表,当然少不了尤秀的人文景观。

01成吉思汗陵

IMG_1433.JPG

成吉思汗在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也从未动摇过,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造就了蒙古族的辉煌。

IMG_1410.JPG

成吉思汗陵,简称成陵,是蒙古帝国苐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

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renwen4.jpg

来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气壮山河”门景。由成吉思汗手持苏勒德的跃马柱型雕像、左右分别高18米和16米的山岩石壁、底部三层27级台阶、西边与山峰连接的丘陵式墙壁等组成。门景主体建筑是成吉思汗震撼世界之伟大壮举气魄的缩影。

02昭君墓

renwen.jpg

昭君墓,又称“青冢”,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墓陵座落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

renwen3.jpg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部抹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汉元帝时入宫为宫女。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

renwen1.jpg

远望陵墓呈青黛色。当地传说,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时候,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历代相传称为“青冢”,“青冢拥黛”被誉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renwen2.jpg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这里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

03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renwen6.jpg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通道南街东侧。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它是呼和浩特市原有八座清真寺中,建筑年代蕞早、规模蕞大的一座,故此得名清真大寺。

renwen5.jpg

清真寺是穆斯林礼拜寺院,即回族人民举行宗教仪式的民族寺宇。

清真大寺坐东向西,中间为朱红色正门。门上楣有“清真寺”匾额及“国泰”、“民安”四个字。

renwen8.jpg

走进寺庙,里面格外的宁静,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色彩搭配让人肃然起敬,轻轻的迈着步子,游览这神圣的地方,尽管不是伊斯兰教徒,但那种庄重感和仪式感的确让人内心平静。

人文景观

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

串联着某种独特的情感

它不像自然景观一样直观而宏伟

但是却静悄悄的记录、存在

文艺青年和历史达人一定要来打卡哦~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