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从曲靖起步,2008年转战版纳至今,按浩宇集团董事长李昆营的说法是,“浩宇完成了几次华丽的转身”:从刚需盘浩宇大城,到城市综合体西双十贰城,再到如今打造由三个特色小镇组成的勐巴拉国际度假区。好比在打一场游戏,浩宇一步步进阶,从易到难,从红海到蓝海,从拥堵之地到无人区。
李昆营承认,转型的那三四年是痛苦的,但好在摸清了市场到底要什么。有了目标,就剩下去完成。从传统的地产开发跨到康养产业,这是比做文旅还难的事,何况现在是文旅+康养,按他的话说,大健康产业就是冰火两重天,“要成功就大成功,要失败就大失败”。
这是一条险路,不是勇者胜,而是智者活。
另一端,浩宇也是非常低调的。与很多云南企业一样,都喜欢埋头做事,而不喜宣扬。
作为一家深耕西双版纳市场10余年的云南本土地产企业,浩宇的历史比如今很多当地企业都长,但直到现在,除当地人外,很多人依然不知道多次上央视的西双版纳泼水广场是他们修建的。
同时,李昆营本人也不常抛头露面,公开信息能搜到关于浩宇和他的资料并不多,只能从零星的媒体报道中探知一二。
近日,在参加于昆明举办的2019中国国家旅游交易会的间隙,李昆营接受了凤凰网房产近一个小时的独家专访,首次披露了浩宇集团的战略思考,以及目前公司正在着手打造的勐巴拉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全盘计划。
随市场主动转型
比起地产开发,李昆营现在更喜欢谈康养旅居。
与不少被地产化、被文旅化的企业不同,浩宇是一家寻求主动转型的房企。用李昆营的话说,浩宇有过几次“华丽”的转身。
从上世纪90年代,李昆营便开始从事建筑行业。2002年,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领域,并正式成立云南浩宇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随着品牌的稳健积累与蓬勃发展,浩宇迈入新的一轮发展台阶,公司发展战略随之发生重大转变——业务类型由单一的城市标志性住宅开发,转变成向旅游地产、复合地产、城市综合体、城市运营等多元化发展。
李昆营坦陈,最开始浩宇也走过一些弯路,早年本打算在云南每个州市做一个精品,结果做下来发现只把市场开辟好了,项目口碑也很不错,但“后边赚钱的事却没干”。换言之,没有做好后续的运营和对市场的深耕。
2008年到版纳以后,思路发生转变。
到了版纳,浩宇的首作是西双十贰城,这是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除了项目本身,浩宇还为西双版纳免费承建了最大的公共配套——泼水庆典广场和西双版纳滨江公园两大地标项目。随着两个城市地标的成功面世,形成了提升版纳城市品牌的完美开局,也让浩宇在版纳“一炮走红”,紧随其后又开发了城市住宅项目浩宇大城。
不过,随着市场风口的转变,李昆营认为,在西双版纳,刚需盘和商业体都是一片红海,再加上消费升级和地方特点,文旅和康养产品才是西双版纳市场的未来。
于是,浩宇将集团最核心的力量全部放到勐巴拉国际旅游度假区这个项目上来。“时代变了,过去人们只追求能够安家,现在安家的同时还想找个逍遥的地方,勐巴拉国际旅游度假区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在李昆营眼里,全中国能够真正实现康养旅居的地方并不多,这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三亚和西双版纳。而且就西双版纳来说,这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城市,无论是风情万种的热带雨林,还是美味可口的特色美食,无一不在凸显这是一个快乐的国度和世外桃源。
这样的地方更适合做旅居产品,也更适合浩宇康养转型产品的落地。不过,李昆营也坦言,在做勐巴拉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时候,浩宇刚好走在痛苦的转型路上,花了3~4年的时间来弄明白了这个市场的需求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样的产品。“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困难与挑战、前途与黑暗并存。”
康养版“清明上河图”
作为浩宇集团转战文旅康养的第一个项目,很多人都在好奇浩宇会怎么做?
其实浩宇自己也一直在摸索。在项目早期,浩宇请到了全国顶级的专家和一些专业机构到项目进行规划研讨,出了很多方案,到最后发现还是不适合勐巴拉项目,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大健康体系。于是,浩宇自己创造了一个独有的健康模式,把整个勐巴拉定义成三大体系,依托万亩恒春雨林、两千亩天然湖泊、67°C天然富硒温泉等优势,把勐巴拉国际康养度假区打造成国际恒春雨林康养度假圣地,“世界一流、中国唯一”的雨林湖泊型康养度假小镇。
简单地说,“三大体系”就是三个小镇。这类特色小镇群模式,“据我们全球各地考察,还没有找到类似的模式。”李昆营说。
具体来说,首先是勐巴拉雨林小镇,这是云南省21个特色小镇之一,将以雨林文化为主打造,从而形成文旅发展模式;第二个是勐巴拉普洱茶小镇,以普洱茶文化为主,形成茶旅发展模式;第三是勐巴拉恒春雨林康养小镇,它也是云南省6个康养试点小镇之一,也是西双版纳唯一一个,将打造成国际先进的医疗康养度假区,形成康旅发展模式。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特色小镇群。“我们把这个模式统称为一个度假区、三个小镇、三个产业,简称1+3+3模式。” 李昆营说,“结合版纳的先天自然优势,形成产业跟小镇互补、产业跟度假区共融的模式,真正颠覆了传统的产业模式和产业形态。”
层层递进,模式有了,但怎么具体运营才是考验一家企业的真正要害之处。总的来看,其路径就是通过对每个小镇置入实实在在的产业,来为各项体系保驾护航。同时,因为有三个特色小镇,不会出现“产业装不下”的问题,每个小镇都可为其匹配专门的产业及做产业组合,而“康养”是其核心和统领。
在这其中,康养的核心又在于由四大产业和四大体系构成的5S生命康养中心,这是勐巴拉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一个创新。
四大体系为身体健康,环境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四大产业(或产品)则为健康养生,健康管理,健康金融,健康医疗。其逻辑是四大产业支撑,通过各种大健康产品来为四大体系保驾护航。
“我们的干细胞中心、体检中心、慢病康复中心、健康养生中心明年就要开放,目前勐海县第一人民医院也已入驻勐巴拉,这是我们要解决医疗体系的问题。心理有问题的有心理治疗,身体有问题的有身体治疗。”李昆营向凤凰网房产介绍道,除了这些线下实体,勐巴拉还有线上体系,比如跟知名医院和知名专家形成战略伙伴。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组合,形成一个强大的体系。
除此之外,勐巴拉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另一大亮点是其国际化,“在热带雨林打造一个充满国际符号的特色小镇群,会吸引相当数量的国际品牌进驻。” 李昆营,“就像打干细胞到瑞士去,体检到日本去,今后康养就到勐巴拉来。”
据他介绍,为打造这个项目,浩宇集团之前基础投入已有40多亿,现在更多的就是装产业。
具体怎么装?
“打个比方,当雨林小镇还不能支撑装进更多的康业产业时,那普洱茶小镇就出现了,以此类推,还有勐巴拉恒春雨林小镇。我们现在叫2.0,以后会迭代到5.0的健康体系。无论文旅、茶旅、康旅,都会被统一的放在这个大平台上,形成一个产业链,资源相互充分利用。要康养有人去,要旅游也有人去,要度假也有人去。”李昆营说,“形成一个康养版的清明上河图。”
不过,李昆营也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尤其在全国没有一家企业做到非常成功的现在,没有样板,更多的是通过全球考察学习,然后靠自己摸索。
其他不说,比如人员的引进和资源的整合。勐巴拉项目一定会引进一些有经验的人才和机构,同时要为这些人才设计一种可以共赢的模式,项目才能健康成长。“目前比较好的迹象是,有美国的康养团队要来跟我们合作,国内国外要来从产业角度跟我们合作的也比较多。”李昆营说,“我相信现在无非就是一个组装问题,我们也在一边建设一边组建团队一边总结。合作模式是多元的,没有固定的商业模式,是开放式的、共赢的合作模式。只要能实实在在把我们三个产业做起来的,有利的模式我们都愿意合作、探索。”
“浩宇一定是真干”
对于放弃快回报的传统地产,投身大投入、慢回报的康养产业这件事,李昆营看得很开。他认为,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事。浩宇地产要做,文旅要做,康养也要做,并且还都要做好,“浩宇一定是真干”。
他认为,从浩宇的几次转身来看,都是对的。就像现在做勐巴拉项目,可能现在看不到它是对还是错,但再过几年看,它肯定是对的。“简单来说,就是你想要现在把口袋里多装点钱,还是5年以后看效果,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不过他也直言,浩宇是一个不大的企业,但一定是一个很稳健的企业。比如,浩宇2000~2005年的战略定位其实是准备以昆明为据点、辐射其他州市的,但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对市场状况的判断,浩宇更务实地选择了版纳,而不是昆明,也没有考虑进入东南亚国家。目前只在除版纳外的曲靖罗平、陆良有两个大项目,罗平是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陆良县是以健康医疗为主,“进展都比较顺利,市场评价也比较高。”
最后,李昆营表达了他对云南以及西双版纳大健康产业的看好。
他认为,近几年多家品牌房企进入,这是市场对版纳的看好,也能共同让全世界认识版纳,版纳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这是一片“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气候温和,空气清新,阳光舒适。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森林占全州总面积近60%,拥有占全国约1/4的动物和约1/6的植物。
他更是对云南的“三张牌”给予高度赞扬,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政策。省委省政府对这个产业的扶持也是实质性的,这在全国都少有,每个重点项目都给扶持资金,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发展云南省大健康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打造全世界的健康生活目的地,云南注定会最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