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鸟类科普:二十七期黑短脚鹎

它善鸣叫

有时站在树顶梢鸣叫

有时成群边飞边鸣,鸣声粗厉

叫声多变不一,经常仿猫叫声哦!


鸟网2


基本信息

中文名:黑短脚鹎

别称:黑鹎、马岛黑鹎、马岛短脚鹎

属于:雀形目 鹎科 短脚鹎属

形态特征

中等体型,全长约20cm,个体较白头鹎稍大。头颈黑色或白色,其余上体从背至尾上覆羽黑色,羽级具蓝绿色光泽,翅上覆羽与背同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下体自胸或自腹往后黑褐色或黑色,尾下覆羽暗褐色具灰白色羽缘。另一种通体全黑色或黑褐色,上体羽缘亦具蓝绿色光泽,有的背和下体较灰。

虹膜黑褐色,嘴鲜红色,脚橘红色。

栖息环境


鸟网4
钱斌 摄


图片来源于:鸟网

栖息于山林乔木上,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垂直迁移现象,繁殖期成对活动于常绿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冬季常集大群,活动于低海拔地区。平时居住在高山乔木林里,活跃在树冠上,很少在地面上活动。

生活习性


图片来源于:鸟网

习性: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大群,特别是冬季,集群有时达100只以上,偶尔也见和黄臀鹎混群。性活泼,常在树冠上来回不停地飞翔,有时也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或站于枝头。偶尔也见栖立于电线上,很少到地上活动。善鸣叫,有时站在树顶梢鸣叫,有时成群边飞边鸣,鸣声粗厉,叫声多变不一,经常仿猫叫声。


 


网络1
网络2

食性: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属杂食性。动物性食物主要有蜂、天牛、象甲、甲虫、蝗虫、蚂蚁、蝽象等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为浆果、榕树果、乌桕种子等。

繁育方式


 

繁殖于4-7月,筑巢于高大树木的水平枝上或树权间,巢较精致,呈杯状,每窝产卵4枚左右,卵为圆形,卵壳白粉色,上面密布着淡紫、暗红褐色的斑纹。

分布范围


 


张勇 摄

在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北至陕西南部、湖北、湖南、安徽,东至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东南沿海各省,南至广西、广东、海南岛,西至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鸟网2
鸟网3

观鸟注意事项

一、观鸟的最佳时间是清晨和傍晚。清晨人少、光线柔和,鸟儿们出巢寻食活动频繁。傍晚时分,鸟儿们归巢也可以看见较多的鸟类。

二、观鸟活动建议大家穿着暗色系的衣物。尽量避免选择鲜艳颜色的衣物。因为鸟类视觉敏锐,鲜艳衣物会对鸟类产生刺激和惊扰。

三、在观鸟时,希望大家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做不仅保护了您的安全,还可以给鸟类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栖息地氛围。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鸟网
鸟网1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