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学子探访朱湖糯米产业链


0612

日前,华中农业大学“守护一江碧水”本禹志愿服务队生态环保实践团队深入长江沿线乡镇——湖北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朱湖农场,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朱湖糯米”的产业链展开了调研。


0846

 

朱湖国家湿地公园区域有着悠久的“朱湖糯米”种植历史,目前,朱湖区域有糯稻种植基地5万多亩,年产“朱湖糯米”25000多吨,产值8500多万元。由于“朱湖糯米”品质优良,与周边区域同类产品相比较,仅价格因素就增收2000多万元,是朱湖湿地区域群众增收的重要农产品。


0229

 

实践团队调研的第一站来到了朱湖糯米种植基地。在朱湖和平生产队稻田,现场正在进行田间管理的农户介绍,“朱湖糯米”种植区水利设施、道路建设在内的农田基础设施近年来得到了不断完善,糯稻种植基本实现机械化,极大地减少了农户的工作量,提高了糯稻种植的效率。


0048

 

“要想种好糯稻,除草是关键。”当提及种植的关键步骤时,朱湖农业党总支书记、高级农艺师余启涛说到。近些年来,朱湖积极积极对农户开展了技术培训和科技承包服务,其中就包括利用无人机对“症”下环保、高效、低毒的除草“药”。 朱湖民悦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无人机喷药防虫治病,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又确保了绿色产品的生产,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糯稻品质。去年,朱湖民悦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表彰为孝南区“生态植保优质服务组织”。


1142

 

“糯米浑身都是宝!”湖北原丰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高玉鲛发出感慨。实践团队在朱湖糯米加工厂参观学习了糯米加工的全过程。调研获知,“朱湖糯米”从烘干排杂、破壳去湿、三次色选到滚筒精选,每一步加工的副产物均可作为副产品进行销售,例如稻壳、油糠。


0341

 

高玉鲛表示,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工厂对糯米加工的要求愈发严格,每一步的过程更加精细,从而使得糯米的品质更为优良。这一良性循环也成为了企业稳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之一。

为进一步探究糯米产业链,实践团队拜访了专业从事“孝感米酒”系列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孝感市天龙酒业有限公司。团队成员通过走进生产车间,深入了解米酒酿造的全过程。该公司利用优质朱湖糯米和朱湖湿地优质水源先后开发出 16种软包装、休闲式、新口味“孝感米酒”、“珍珠糯酒”,销往全国各地。多元化的生产提高了企业效益,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完成了“小产品有生命力,大产业有拓展力”的目标。(供稿 刘思源)


3644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