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乡村振兴的平武“旅游+”探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绵阳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成都。而平武县地处绵阳北部,全县幅员面积5974平方公里,总户籍人口18.6万人,可谓地广人稀。加上交通不便,产业发展基础非常薄弱。虽作为绵阳最大的一个县,也作为秦巴山区贫困县,但平武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北有“神话世界”白马王朗生态旅游度假区;南有“夏日天堂、避暑胜地”清漪江乡村文化旅游区;东有“天然氧吧、自然宝库”老河沟生态科考旅游区;西有“梦幻世界、人间仙境”、以世界级冰瀑景观闻名的虎牙观光探险旅游区……为振兴乡村,近年来,平武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因地制宜、精准打出了一场旅游+文创+文化+生态的“组合拳”,聚力实施“旅游攻坚”工程。平武“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探索,让我们看到绵阳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平武篇章。

开发乡村文创,以物件推动乡土文化复兴

(平武县最小的机构龙州文创空间给全世界最大的机构联合国送了一幅画)

  优秀乡土文化是振兴乡村的魂,开发乡土文创,推动乡村振兴,平武县的一个小小的机构做了大大的探索。龙州文创空间,可以说是平武在公益+文创方面探索和努力的缩影。四川省社科院的研究生沈西,推动发起成立了龙州文创空间。自2016年11月在牛飞村成立工作室以来,这个团队一起翻山越岭,对当地进行详细的调研,探索当地资源和风土人情,发现并讲诉平武的历史文化。这个小小的返乡青年交流平台,先后开通了返乡青年微信公众号、举办多场平武文旅夜校线下沙龙、发起《发现平武》栏目,并有了平武县第一个乡村文创实验室……

  乡村文化实验室还孵化出的第一个文创品牌——宋家有染。在一次调研中,发现平武有植物染的传统,因而乡村文创实验室进行了尝试,将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创造性恢复起来,并推出了服装等商品。之后,在平武报恩寺,邀请返乡青年和当地青年搞起了“宋家有染”时装首秀;与宋家大院当地居民一起体验染布、制衣的过程;还通过“微义卖”助力平武贫困学生……除此之外,宋家有染和平武熊猫胖娃一起参加“2017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发起白马藏族文化保护公益众筹;为泗耳藏香猪系上腰带,助力藏香猪的销售等。扎染充分挖掘乡村所蕴藏的特色文化内涵,以创意为手段,将进一步开发一批具有实用性、工艺性和纪念性的旅游商品。

269680779057026698

  在过去的一年,返乡青年做了三件事——发现乡村美、创造乡村之美并传播乡村之美,今年,他们将有更多传统工艺文创产品开发,深入挖掘当地资源,让文创为传统文化加上翅膀。据悉,平武印象将入驻成都(梵谷里),平武文创还将和台湾文创联手,酝酿更多新的想法、和文化、经济创意。这个平武县最小的机构,竟获得了世界上最大的机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关注和肯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已开始在一些渠道和分享上帮助推广平武文化创意和旅游扶贫方面的案例,平武乡村振兴迈出了国际化可喜的一步。

重建乡贤文化,为乡村文明铸魂添翼

829501727027922236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风文明,离不开当地乡贤文化的培植和塑造。乡贤文化是中国农村社会传承千年的一种文化存在,如何树立好乡贤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探路,平武县展开了自己的探索。因为平武虎牙乡有它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虎牙藏族群众能歌善舞有天生的基础,平武政府和民间公益组织有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加上与平武虎牙火热开展的乡村旅游结合,更是让传统村落注入了文化活力。

  2017年下半年,平武县政府与绵阳市一元爱心协会就确定了在虎牙藏族乡开展了以“乡贤虎丰”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社区建设公益项目。 绵阳一元爱心协会会长兼“乡贤虎丰”项目负责人陈竖琴表示,该公益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将承担起平武乡村振兴的探路角色,促进平武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发展。为了重温传统、追寻乡贤、邻里互动,共建“旅游新虎丰”,2018年,虎丰村建设了两活动平台——笠翁对韵村学馆、虎丰乡贤堂。“笠翁对韵”村学馆引进宁波“笠翁对韵朗诵艺术培训”和壹基金儿童服务站工作理念,为全村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供服务。2017年12月21日,虎丰乡贤堂揭幕。虎丰乡贤堂重在推介中华传统文化,以国学影视放映、组建虎丰歌舞社、民宿客栈经营管理培训、征集虎丰故事编写村史村志,以及调研虎丰村旅游资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村民齐聚乡贤堂,认同并守护乡贤文化。接下来,还将搭建掌上虎丰网络平台,通过打造电商平台,进行旅游推广和土特产品销售。

  陈老师表示,乡贤文化是扎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乡愁为基因、以乡情为纽带、以乡贤为楷模、以乡村为空间,以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为目标。虎丰乡贤项目,就是以中华优秀文化涵养现代乡村,以新乡贤文化为抓手,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实现持续性发展。目前,通过公益共建的方式,该项目协助村民学习国学,重树好家风、争创新乡贤,让乡贤文化成为谐和邻里、文明村风,带动和促进以旅游为龙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最美乡村的内生动力。

保护乡村生态,以公益旅游走可持续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公益旅游方面,平武也作出了一系列实在的探索。公益旅游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县委县政府的引领,以及桃花源基金会、阿里脱贫基金、复旦EBMA管理创新驿站的合力帮扶,平武打造了公益旅游和生态脱贫的新格局。

老河沟秋色 (4)

(老河沟秋色)

  高村乡境内的老河沟自然保护区是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规划科研管理的保护地,也是平武重要的旅游资源。早在2011年,四川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在大自然保护协会的支持下,将老河沟这个曾经的林场建成自然保护区,在这里开始了第一个由政府机构管理、民间机构管理的公益保护地尝试。近7年时间,保护初见成效,野生动物遇见率增加,河里鱼类种群恢复。2016年,在常规的保护区划定外,桃花源基金会将老河沟保护区外的社区范围作为“扩展区”,扩大工作范围,组织社区居民以高标准来生产特色的生态产品并对外销售,这是基金会为了让老河沟保护区能够实现自我“造血”、持续运转所做的尝试和努力。在公益保护地外围生产诸如蜂蜜、蜂蜜酒、花生、腊肉等特色生态产品,基金会辅助搭建销售渠道进行售卖。经过4年的努力,商业模式的引入成功实现了老河沟保护区的良性运转,产品销售情况也非常理想。

D:\桌面文件\虎牙徒步\青衣江\IMG_7784.jpg

  复旦EBMA管理创新驿站平武站,助力乡建,为平武县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绿色生态等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劲的动力。2015年10月,首届人文复旦商旅徒步走进四川省平武县。复旦大学EMBA项目牵手四川省平武县政府,共同打造首个管理创新驿站。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复旦EMBA商旅徒步&管理创新驿站活动。2016年3月,复旦校友共同发起“平武古茶树认养计划”,共认养数百棵贡茶之乡的古茶树,3年来通过生态认养帮扶豆叩镇砚石村31户贫困户,采茶收入增加4倍。2017年8月帮扶平南乡龙治村原始森林边最偏远寨子购买蜂蜜500斤,助农增收。此外,还在虎牙乡贫困地区成立可持续发展社区模式试点,让村民在家门口有尊严的创收。针对当地村民需要的提升基础教育的需求,每年还将多次组织公益助学、公益夏令营等活动,捐赠教学设施设备,积极推动和促进当地乡村教育的有效发展。今后,复旦EMBA管理创新驿站将计划在平武一核4线区域,携手打造公益旅行示范点,积极带动乡村旅游、文创、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IMG_256

640

  此外,平武县也是阿里生态脱贫模式的全国首个试点县。5月16日,阿里巴巴生态脱贫交流会在四川省平武县关坝村举行,这个仅有400人的小山村,却吸引了超过百万网友的目光。会议现场,阿里脱贫基金副主席、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宣布了助力脱贫的新动作:蚂蚁森林升级,未来,网友在蚂蚁森林上认领保护地或经济林,不仅可以支持巡护等生态保护行为,还能购买当地的农产品,帮农民实现增收。同时,阿里脱贫基金将与四川平武签约,将其打造成生态脱贫实验田。

  5月15日,四川平武县的关坝自然保护地在支付宝客户端里的“蚂蚁森林”平台上线。平武的关坝自然保护地上线仅24小时,已有140万网友通过蚂蚁森林能量认领。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表示,平武是贫困县,也是生态大县。平武政府和社会机构多年的保护工作和生态产业规划打下了较好的基础,阿里巴巴希望通过科技平台的连接,把原有已试点的一些工作整合起来,推到真正的市场里锤炼、升级,发展弥补原有商业运营能力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去年,关坝村民的收益中15%来自生态效益——巡护国有林的收入、养蜂合作社提成,增殖放养冷水鱼带来的分红。而在几年前,这个比例几乎为零,村民靠外出务工为生,甚至不乏盗猎者。有生态发展专家认为,关坝按照现在的发展模式走下去,理想状态是生态收益达到村民收入的一半。这是相当可观的数字,意味着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总的来说,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是乡村全面的振兴。平武县作为绵阳最大最边远的一个县,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好“旅游+文创+文化+生态”的组合拳,作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当前,绵阳市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深入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发展“五大行动”,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乡村得到全面振兴。文/何兮 吴蕾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