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解密]从广西桂林正阳街走出的红色间谍
国家旅游地理 广西桂林4月29日讯 作者:奉少廷
在我协助老前辈秦孟贞、邓崇济创作电视文学剧本《李宗仁》期间,邓崇济飞北京,拜访从正阳街兰井巷走出的红色间谍——— 谢和赓。邓老回来后,他拿出与谢和赓的合影对我说,这谢和赓好生了得,他是中共打入国民党高层,并深得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信赖的革命间谍啊!研究了解谢和赓对我们写好剧本《李宗仁》很有帮助。
第二天,邓崇济带着我来到正阳街东巷一带,探寻谢和赓的故居和足迹。邓老对桂林历史特别是桂系历史颇有研究。他一边走,一边说:“小奉,你别看这些王城根下的小巷又旧又破,它们可是桂林历史的一个缩影。这里曾官贵云集,鸿儒来往,商贸鼎盛,出过或居住过许多名人呢!远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晚清两广总督岑春煊,他为官清廉,视恶如仇,到哪里就在哪里刮起反腐风暴,很得民众拥戴。近的,孙中山、康有为等都在这里居住过。谢和赓更是在这里出生、在这里生活,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是中共十大‘卧底’之一,世界著名维基百科都有他的记载。”后来,我上网搜索,维基百科这样记载:
谢和赓(1912年12月25日——— ),笔名张诚、张春熙等,中国广西桂林人。中国作家、间谍。谢毕业于桂林中学,1933年在北平中国大学求学时经宣侠父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奉命打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先后任冯玉祥和吉鸿昌的秘书。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失败后,谢持冯玉祥和李济深的推荐信投奔白崇禧,又由于谢父谢顺慈与白崇禧的岳父马健卿同是清末秀才,为世交,谢很快得到白崇禧的信任,成为其机要秘书。1942年,被国民政府派往美国留学,地下替中共从事情报和统一战线工作……
我把邓崇济带到我在福棠巷的忘年交曾知德家,向他了解情况,并请他带路。宾主寒暄后,即坐下直奔主题。邓老问曾知德,你可知谢和赓?曾老也是资历颇深的老干部,又是这里的老居民,当然略知一二。他说,谢和赓可是我们共产党的“大特务”啊!谢府部分旧址就在隔壁的兰井巷。谢家是桂林有名的书香世家,谢和赓父亲谢顺慈是书法名家,当时桂林大多数店铺名都出自他的手笔,他与白崇禧岳父马健卿同为清末秀才,还与白的同宗白少成结了拜把兄弟。
邓崇济见曾知德很是知情,便如遇故人,即拉开了话匣子。他说,你讲的谢和赓与白崇禧的这层关系是他能打入桂系高层的一个关键因素。谢和赓从小受他二哥、共产党员谢铁民等的影响,14岁就加入了桂林的进步社团“新中国学社”,开始步入革命生涯。不久,国民党背叛革命,进行“四·一二”清党大屠杀,桂林也随即笼罩在白色恐怖中,谢铁民等革命志士被杀,谢家的安全面临严重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谢和赓等只得逃出桂林,经广州至北平避难。在北平,谢和赓经地下党介绍加入反帝大同盟,并考入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大学就读。1932年秋,谢和赓奔赴察哈尔抗日前线,参加了西北军。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谢和赓被吉鸿昌委任为上尉秘书。当时,日军侵华步伐加快,中共决定利用国民党各派系间的矛盾,借力打力,“逼蒋抗日”,派谢和赓等打入桂系上层开展统战工作,直接受周恩来、李克农领导。1934年1月,经冯玉祥、李济深的介绍和推荐,李宗仁、白崇禧接见并收留了谢和赓。谢和赓以其超人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工作才能,很快获得了李、白的赏识和信任,并授予他第五路军总部的“特别出入证章”,可随意出入李、白的住处。1937年8月,白崇禧受蒋介石邀请赴南京共商抗日大计,并任副总参谋长,点名谢和赓一同前往,谢成为白崇禧的机要秘书。后经白崇禧推荐,蒋介石又委任谢和赓为大本营国防会议秘书,在秘书长张群的领导下工作。接着,白崇禧夫人马珮璋欲把她表妹杜璇嫁予谢和赓。为进一步取得白崇禧的信任,在周恩来、李克农的安排下,谢和赓暂时牺牲了他与恋人王莹的感情,与杜璇结了婚,使之进入了白家的亲戚圈子,愈得白崇禧信任,更有利于他开展工作,以致为我党的情报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邓崇济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他似身临其境的感触和精彩叙述,使我对正阳街东西巷如此厚重的历史感叹不已,对谢和赓这个很富传奇色彩的红色间谍的卓越胆识,很是感佩,充满崇敬。我说,邓老,那我们去瞻仰瞻仰谢和赓的故居吧!
我们在曾知德的引领下来到兰井巷一处颇有些水准的瓦屋前。曾老说,这就是谢和赓祖上居所的部分旧址,当年谢和赓就出生和居住在这里,这里也是他与二哥谢铁民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
我们在屋前伫立许久。我对革命前辈的缅怀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由自语,这座瓦屋很值得修缮、留存和保护,党和政府也应该在这里为谢和赓建造一尊雕像!
邓崇济和曾知德表示赞许。邓老说,对,这样才好让后人永远记忆和瞻仰,我们正在创作的电视文学剧本《李宗仁》里也要浓墨重彩地描画谢和赓的崇高形象。(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