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打造旅游扶贫“龙州模式”

2017年龙州县是广西6个预脱贫摘帽县中唯一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十三五”期间第一个计划脱贫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7年全县有11620户、贫困人口41153人,今年底预完成贫困人口10309户37811人达到“八有一超”脱贫标准,全县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57%以内。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助力精准扶贫,我县始终把旅游产业当经济支柱来发展,以“政府指导、贫困户参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勇于创新,打造旅游扶贫“龙州模式”,增强旅游扶贫造血功能。

今年11月,据统计,我县参与旅游扶贫的19个贫困村共5607户、20331人受益,实现3000多万元增收。旅游扶贫主要有 “公司+合作社”、“能人带动”、“旅游项目带动”、“企业+农户”等模式,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农户入社、农社结合、景区辐射带动、劳务等方式,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使实现农户致富与村集体增收共赢。

一、 政府引导,勇于创新旅游扶贫模式

2017年龙州县将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先后分别出台了《龙州县旅游小商品发展方案》、《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龙州县建立旅游扶贫联盟项目实施方案》等政策,并利用自治区旅游发展资金及县涉农资金,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小商品扶贫示范点与旅游扶贫联合体(注:乡村旅游项目,含景区、乡村旅游区、农家乐业等业主、合作社、企业、公司及旅游协会参与组成旅游扶贫联合体),引导贫困户入股旅游项目、到旅游景区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

2017年我县以响水镇四叔辣椒酱食品公司作为旅游小商品扶贫示范点来打造。龙州县四叔食品有限公司2016年6月成立,打造辣椒收购、加工、新产品开发、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公司已研发上市蒜蓉辣椒酱、酸笋辣椒、香辣柠檬酱、山黄皮辣椒、老友酸笋、老友酱、开胃酱、八珍酱等8种口味。四叔制定出了“2+1”的扶贫模式,让群众全过程享受发展红利。“2”是贫困户通过辣椒种植销售、务工两种渠道增收;“1”是贫困户以扶贫小额贷款或产业以奖代补扶持资金入股委托经营获得分红。目前,四叔食品公司已吸纳55户贫困户129万元入股。在这一模式下,务工群众每人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而入股委托经营的贫困户每年最高可获得4000元的分红。

二、 乡村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模式

(一)合作社模式

我县乡村旅游合作社经营模式最典型是下冻镇那宋岜头休闲农庄、响水镇板省天然游泳场。

1.那宋岜头休闲农庄位于县旅游扶贫村下冻镇峡岗村大青山脉脚下,于2015年9月开业。那宋岜头休闲农庄系那宋屯村民依托地理及资源优势,自发筹集资金建成,打造为集休闲、游泳、餐饮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游。目前共有55户村民入股,已带动全屯19户贫困户参与。那宋农庄初期投资约60万元,占地面积约20亩,要配套有游泳池、烧烤餐饮区、垂钓区,开业以来颇受游客喜爱。2017年通过县政府旅游部门引导,建设游客服中心、民宿、餐厅等基础设施,10月份向自治区旅发委申报创建广西四星级农家乐。旅游扶贫收益分配方面,该农家乐给于股民土地租用费1千元/年,股民每年可分享营业收益8%红利,另还可根据务工天数领取务工收入。2015年底入股村民每户享受分红5500元;2016年4月底营业以来平均每天营业额达7千元,务工农户收入每人8千元/年;2017年10月入股村民再次分享20万红利,务工农户收入每人1万元/年。

2. 板省屯天然游泳场位于龙州县响水镇西面,于2015年5月注册成立,全屯共有61户参股合作经营,每股5000元的标准入股,共投资30.5万元组建合作社,2017年县政府投入600万元,建设板省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民宿等设施,并于10月份向自治区旅发委申报创建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该农家乐具体模式为: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全体村民共同研究、共同决策,评选出理事会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农家乐管理事务,完善农家乐的考核办法,实行每月例会制度,集中交流农家乐的工作情况,逐步形成了自律管理体系,实现了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运行机制。2015年至2017年,板省天然游泳池通过租用农户土地,按8%分红比例及当日务工收益,直接带动板省屯61户农户每户收益2万元/年。

(二)致富能人带动模式

乡村旅游的发展依赖能人带动,我县致富能人代表有樱花谷乡村旅游区负责人张立荣和彬桥乡板潭壮营旅游景区负责人梁志嘉。

1.逐卜乡樱花谷乡村旅游区位于逐卜乡逐卜村板弄屯,由逐卜村党员张立荣带领群众自筹380万元,依托板弄屯水源、田野、山林的秀丽资源,建成长200多米的水上木桥、餐厅、小卖部、小别墅、垂钓区、旅游厕所和成人游泳池及儿童水上乐园,该乡村旅游区2017年5月开始试业,截至10月,该景区有203名贫困户参与入股及务工,分红按8%比例分配,月均务工收入1800元以上。

2. 龙州壮营农家旅游风景区位于龙州县彬桥乡清明村板谭屯,由致富能人梁志喜带领龙州县蔗海养鸡专业合作社、龙州县彬桥乡嘉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龙州县祥园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合股投资建设,2016年7月动工建设,目前己建有农家菜馆、民宿、休闲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今年5月开始试业,并吸纳110户农户,其中有11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该乡村旅游区,通过租用农户土地,带领农户种养殖及聘用贫困户务工等方式增加入股农户收益。

(三)“公司+农户”模式

龙州县森泉谷农家乐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即开发商实现主体投资、群众集资一点的运作模式建立,覆盖板晓屯、板牌屯、下案屯和廷额屯等四个屯166户,目前,已有126人入社入股,其中精准扶贫户26户已全部入股。自该农家乐开放以来,每周客流量上千人,收益1万余元。此外,村民将土地租给公司,每年每户的土地租金约1.87万元,公司还带动当地200多人就业,参加园区劳动的人员年均收入达2万元,预计年底每户能分红4000元左右。截至2016年底,四个屯26户精准扶贫户已有19户脱贫,预计17年底全部的精准扶贫户都能够脱贫出列。

(四)招商引资,积极谋划项目,策划项目发展与扶贫模式并举

我县坚持引进大集团,通过发展旅游项目打造国家级旅游景区,2015-2016年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广西可高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龙州县老木棉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园林文旅集团等大型企业,打造龙州天琴谷休闲旅游度假区、发现弄岗和小连城等预创建国家级4A级景区。

1. 小连城位于龙州县城西部4公里的小连城依山设势,是清朝晚期广西提督、抗法名将苏元春为抵御外夷入侵、保卫边疆安定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事,是广西提督府从柳州移驻龙州后的广西全边军事指挥中心,始建于1887年,1896年建成。1981年,小连城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经过完善旅游厕所、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成功创建国家级3A级景区,2017年通过引进北京东方园林文旅集团,11月拟创国家级4 A级景区。该景区在旅游扶贫主要有2个措施:一是通过聘请贫困户务工,二是以景区带动周边5个村403户农户参与旅游经营与服务,目前,小连城景区所在红岭村168户农户每年己达2万元以上。

2. “发现·弄岗”位于广西省崇左市龙州县响水镇四清村陇丈一组,2012年我县引进广西龙州老木棉投资有限公司打造该项目。项目依托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计划利用200h㎡实验区及对外围1000亩配套区域进行三期建设,总建设面积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用8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一期占地约3000亩,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建设4A级生态旅游度假区。该景区旅游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一、项目建设用工重点考虑周边村民,增加村民收入。项目开工以来,安排四清 村一组、二组、抗敏三个自然村用工累计8100人次;

二、项目招聘非关键岗位员工均从附近村屯招聘,解决村民就近就业。项目聘用 当地人员39人。其中保安8人,保洁6人,园林养护4人,餐饮服务10人,客 房服务6人,景区服务5人。

三、鼓励村民投资购买建设设备承接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以来,当地村民增 加购买运输车辆8辆,项目优先照顾村民运输工作,给村民创收。


















(五)企业+农户模式

上金乡卷逢村白雪屯在上金乡政府所在地的东北部,位于左江花山岩画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内,距龙州县城32公里,白雪屯呈半岛状,东面环山,西、南、北三面环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群众日常出行及农耕生产都是靠渡船这一交通工具。雪屯因其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和独特的山水风景获评为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自治区生态村以及崇左市“魅力村屯”。2017年,崇左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龙州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白雪屯旅游扶贫,通过建设旅游厕、屯内道路修整及开发白雪屯旅游小商品,积极引进广西泰龙国际旅行社和南宁民间国际旅行社等企业,把白雪屯纳入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通过在白雪屯开展品尝农家饭,观民俗表演,展示屯内特色旅游小商品等措施带动村屯周边44贫困户收益。

三、 发挥旅游企业协会职能,鼓励农户就业创业

我县通过组建旅游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及行业管理之外,发挥旅游协会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旅游企业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通过乡村旅游发展鼓励贫困户发展休闲农业观光、种植养植等产业,实现13个村356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创业”。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