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美丽伤痕 探寻中国四大天坑

 

兴义万峰林天坑


  国家旅游地理网1月29日  天坑是一种特殊的喀斯特负地形。目前在世界上发现确认的天坑约80个,其中有超过50个在中国。中国的天坑分布在南方喀斯特地区,绝大多数位于黔南、桂西、渝东的峰丛地貌区域。其中有四座天坑最为著名。分别是:兴义万峰林天坑、云阳清水塘的龙缸天坑、兴隆小寨天坑、乐业大石围。

  到贵州兴义万峰林当然要看看这里的天坑,就像飞碟落到地球上砸了一个坑一样。峰林中到底有多少天坑,至今没有精确数据,其中雨古鲁、洋坪、吊井坝、下发励等天坑最为典型。距兴义城区东北40公里的雨古鲁天坑被地质专家称为华夏已发现的天坑之首。底部平坦,喇叭花形,高低差600米,周围奇峰林立。居住在坑底周围的126户人家的房屋和一些生产生活工具都是用石头制造的,石基、石墙、石凳、石路、石具。天坑东边有一泉水,除满足坑寨人畜饮用外,还灌溉近20公顷水田;西边有一落水洞,又将生活用水排除。


 

 

乐业天坑
 

  乐业天坑是一个集地下溶洞、地下原始森林、珍稀动物及地下暗河于一体的巨型天坑。天坑底部林中有洞,洞中有河,地下暗河通道中的石笋挺拔丛生,石帘晶莹透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大石围周边村屯又有白洞、神木、苏家坑、邓家坨、甲蒙、燕子、盖帽、黄猄、风岩、大坨、穿洞等二十余个天坑,可称为世上独一无二的“天坑博物馆”。

  在2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发现有天坑28个,其天坑数量和天坑分布密度世界绝无仅有。其中,在全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因此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

  初步已发现有大石围、白洞、风岩洞、穿洞等20多个天坑。“天坑”四周皆被刀削似的悬崖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底部是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几十万平方米的原始森林,并有地下河相通。森林中有大量珍贵的动植物品种。其地下原始森林面积为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积居世界第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乐业天坑群中最大的大石围天坑,垂直深度613米,南北走向宽420米,东西走向600米。大石围天坑(又名乐业地下龙宫天龙口)位于中国广西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百岩脚屯。


 

 

龙缸天坑
 

  重庆云阳清水塘的龙缸天坑深为550米,深度位居世界第三位;另外根据“洞口直径200米”、“垂直洞身200米”的天坑标准,重庆地区还新发现了7个天坑,分别是武隆的天龙坑、青龙坑、美人坑、上石院天坑、下石院天坑、箐口天坑以及彭水的鹿鸣天坑。

  龙缸口椭圆,口下有一约两丈长的天然条石平伸入内,宽约尺余,可于此俯伏窥视坑内特异景物。缸壁上部藤萝覆盖,野花点缀;下则石壁如削,呈青灰色,向坑内投石,需数十秒钟方能听到回声。坑内似有小动物奔突其间;并有鸟往还,其名飞虎,翅利如刀锋。以龙缸岩溶天坑为主、石笋河与老龙口峡谷为次,兼顾草场生物景观和土家族人文景观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最具吸引力的主体景观,便是雄险俊秀的龙缸天坑。

  云阳特产美食:

  桃片糕是云阳县知名的地方特产,以糯米、桃仁、白糖、饴糖为主要原料,具有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云阳地道的名小吃还有鱼泉霉皮子、碗儿糕、叶子糖、焦麻鸡、锅贴饺子、酸辣卤鸡爪、羊杂碎、汽水丸子汤,让人回味无穷。


 

 

重庆小寨天坑

  位于重庆奉节县兴隆镇的天坑和“地缝”相连,从空中俯瞰像一个“!”,可谓是自然造物的又一处奇观。兴隆小寨天坑,是世界上同类型的喀斯特漏斗中最深的,它的口径南北向为357米,东西向为268米,深度为662米,总容积为110.328万立方米,在深度和容积上都位居世界首位;“地缝”,当地人也称为天井峡,是位于小寨天坑西南的一条长二十余公里的死胡同式的河谷,在地貌学上把这种地形称为盲谷。

  坑壁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台地有两间房屋,曾有人隐居;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野花烂漫,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站在坑口往下看,一削千丈的绝壁直插地下,深不见底,令人目眩。坑底下边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站在坑底抬头仰视,只见蓝天好像一轮圆月,颇有“坐井观天”之感。

  天坑内不仅有众多暗河,还有四通八达的密洞。而这些河岸大量珍奇的动植物,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天坑中的洞穴群更是奇绝险峻,近年来各国探险家曾多次进行探险考察,但目前,仍未完全了解天坑中许多洞穴的情况。他们都认为这儿是世界上第一流的魔幻式洞穴群!科学家们还在许多洞穴中,发现不少珍稀动植物和古生物化石。名震中外的“巫山猿人”化石,就是在距小寨天坑二三十公里外的巫山龙骨坡发现的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