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六百年间的曲折故事 缅怀旧时辉煌年代

副标题#e#

登城墙、遥想旧时辉煌【古都西安散记】 - jenny yang - ...Jenny Yang...

西安城墙

现存的西安城墙,是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城墙的基础上建成的,后又经过多次修补,形成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1961年,西安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唐朝末年,因战乱频繁城墙遭受了很大的破坏,迁都至洛阳后,原来的都城唐长安城也被拆毁了大半。

唐末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驻防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因原来城大不易防守,于是对长安城进行了一次改筑。改筑时放弃了长安的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封闭了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门,北开玄武门,以便防守,但对城垣并未扩大或改修。

以后历经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元两代,城的名称和建制虽屡有变换,但城垣规模却无改变。明王朝建立前,朱元璋攻克徽州,遇到名叫朱升的隐士,称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统一国土后,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明朝初年,朱元璋认为“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因此将次子朱樉封为秦王,就藩西安府,并诏令西安府长兴侯耿炳文和都指挥朴英修整西安城。

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始兴建,修建时,西、南两面在原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增修加长而成,东墙和北墙进行了新建,整个建设历时八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基本完工。建成后的西安城墙,城墙构筑布局完全从军事目的出发,为东西向呈长方形,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 3241米,周长13.75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城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为唐长安城的七分之一。此后隆庆二年(1568年),在墙顶和外壁面砌造了青砖。明末崇祯九年(1636年),陕西巡抚孙传庭为防备李自成进攻,修建了四门的“瓮城”。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克西安,次年(1644年)在此称帝,国号大顺。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对西安城墙进行过十二次补修。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工程,将包墙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道等,大大增强了西安城的防御能力。

民国初期,四座闸楼及其墙段被拆除,北门正楼和南门箭楼先后毁于辛亥革命和二虎守长安时的战火。中日战争期间,部分城墙段作为了防空洞使用,破损严重。近代史记载有河南人逃水至西京(西安),多有在城墙上凿洞穴居的,战乱年代,日本人轰炸西安,城墙上的土洞又成了人民防空的掩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发展交通拆掉了部分角楼、敌楼以及大量雉堞和女墙,还将不少墙段打通,形成豁口。60年代,连中学生们都积极参与了这个义务劳动。直到城垣被割裂得七零八落,尤其西南一段,也就是后来70年代发现了唐朝含光门遗址的地方,城墙几乎不见。后来若不是老陕习仲勋在中央得知此事断喝阻止,西安城墙也就不复存在。城墙不被拆毁了,但仍然是残缺,到1983年时,西安城墙仅存城楼和箭楼6座,并且有14处豁口。

1983年起,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营建环城公园。1990年代末,西安市政府开始实施贯通工程,连缀近代以来形成的豁口,到2005年,整座西安城墙已实现了全面贯通。如今,城墙上的排水系统得以完善,敌台和垛口逐步恢复。黑河水经曲江池和兴东湖,引入护城河,像一条银链围绕着城墙。护城河两岸植树后形成环城林带,花坛、草坪遍布城墙之下。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

#p#副标题#e#

登城墙、遥想旧时辉煌【古都西安散记】 - jenny yang - ...Jenny Yang...

(明嘉靖西安城图:枚红色框就是本文登城的南门“永宁门”,蓝色框是现仍留存着的“鼓楼”和“钟楼”,钟楼背后的小巷子即如今西安最赋盛誉的回民小吃街......)

#p#副标题#e#

我国最完整的古城桓【古都西安散记】 - jenny yang - ...Jenny Yang...


“南门”本身是文物,所以现在的路都从旁边开的城门洞里进出

#p#副标题#e#

我国最完整的古城桓【古都西安散记】 - jenny yang - ...Jenny Yang...

出城墙,可见护城河。这河,也是后来疏通重修的,很是水平如镜呢。小介 :西安城墙的防御性很强,城外的护城河为第一道防线。

#p#副标题#e#

我国最完整的古城桓【古都西安散记】 - jenny yang - ...Jenny Yang...

从顺城巷步出城门洞,就能望见景点“南门”——永宁门

#p#副标题#e#

登城墙、遥想千年辉煌【古都西安散记】 - jenny yang - ...Jenny Yang...

现在的西安城墙:包括各代新与旧,目前西安城墙共18座门:(明代原有城门标注为“明”;民国新开标注为“民”;共和国时期新开标注为“共”)南面——由西向东分别为:含光门(民)、勿幕门(民,小南门)、朱雀门(共)、永宁门(明,南门)、文昌门(民)、和平门(民)、和建国门(共),共7座。

北面——由西向东分别为:尚武门(共)、安远门(明,北门)、尚德门(共)、解放门(民,小北门)、尚俭门(共)、和尚勤门(共),共6座。

西面——由南至北分别为:安定门(明,西门)、和玉祥门(民,小西门),共2座。东面——由南至北分别为:长乐门(明,东门)、中山门(民,小东门)、和西安(民),共3座。冯玉祥为纪念孙中山,在1927年开通了中山门。

玉祥门是纪念1926年从此处攻入城区的冯玉祥而于1928年建的。勿幕门开通于1939年,用以纪念辛亥革命中的井勿幕。南门两侧、文昌门、和平门、小南门、含光门、朝阳门和小北门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开。

文昌门之上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魁星楼。2006年火车站段新修解放门(正对火车站,结构与其他门不同)、尚俭门、尚勤门,使城墙全部连通。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