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藏明尤求临摹《睢阳五老图》

国家旅游地理1月17日 某地九老图”、“某地五老图”之类的图册能受到后人的珍爱,除了所绘人物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画作本身的绘画艺术、历史价值之外,还因为其体现了我们中国从古至今一种普遍认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我不懂绘画,我从《五老图》身上只看到了这样一种曾经广受推崇的精神价值。
这些“五老图”们均冠之以某地某地的称号,这也是传统中国地域文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显例。这样一种图式能千年流传,这里面承载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是很值得仔细探究的吧?
附录:
《睢阳五老图》是一件中国人物肖像画的杰作,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我们无法一睹《睢阳五老图》的原貌,原图被拆分后,只能作为独幅人物画来欣赏。每幅画像皆有题字一行记其官职、姓氏、年岁,如《毕世长像》,题有“司农卿致仕毕世长九十四岁”。
图中五老,传移摹写,神态逼真,显示了宋代人物画很高的写实能力和艺术水平。《睢阳五老图》在中国人物肖像画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上述的题跋者(还有很多名家没有一一列出)的题跋,即使是单独存在,也都可以定为法书珍品。这样一件在绘画、书法、文献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的作品,值得现代的学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