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首届罗敷香椿采摘节 开启罗敷全域旅游之路

“2016首届罗敷香椿采摘节”将在华阴罗敷镇葱兴村万亩香椿林启幕。

2016首届罗敷香椿采摘节开启罗敷全域旅游之路。

西部网讯 4月16日,由罗敷镇主办、村游网承办的“2016首届罗敷香椿采摘节”,将在华阴罗敷镇葱兴村万亩香椿林启幕。一场千人香椿采摘体验,将展现出罗敷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健康绿色生态农业,全面开启罗敷全域旅游之路。

罗敷镇作为全国知名的香椿种植基地,其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2016年,为贯彻响应全域旅游的发展方针,罗敷镇因地制宜,从人文特点和产业优势出发,率先以香椿作为特色农产品,合理利用万亩香椿林资源,积极开发绿色健康体验游。通过举办旅游体验活动,设计旅游路线,同时带动周边景区、农家乐发展。将观光体验、休闲娱乐、民俗文化有效结合,打造以生态游、采摘游、民俗文化游、田园风光游、观光农业游为主的全域旅游品牌,推动罗敷旅游、农业产业全面发展。吸引城市生活者走进农村,亲近自然,深刻体验田园生活,在欣赏美景、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当地风俗,体验民情。

香椿是早春上市的树生蔬菜,色泽鲜艳,浓香扑鼻,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胃痛、痢疾等。“罗敷镇气候温润、地势平担、光照充足、土质肥沃,有着丰富的香椿种植经验,初春的嫩芽有光泽,香味浓,纤维少,含油脂较多,营养十分丰富,是老少咸宜的佳品。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镇正是汉末美女罗敷的家乡,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罗敷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诞生于黄河、渭河、洛河交界处的华阴老腔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唱出了广袤的西北乡村最朴素的信仰,堪称世界最古老的摇滚乐。和老腔同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还有源于汉代的木偶戏,木偶戏又称“傀儡戏”由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提线木偶的关键部位均缀以提线,最多高达三十余条。最初的木偶戏用来祭祀,有乐俑、歌舞俑等,后来才发展成为现在的喜庆娱乐活动的民间表演艺术。现如今,罗敷镇上千年的民俗文化已经不局限于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唤醒集体记忆,增强乡土自信,给日渐式微的古老乡村重新注入生机与活力。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罗敷镇全域旅游之路开启的基础,有“陕西九寨沟”之称的金岩沟是华山地区唯一的原始林区,遮天蔽日,风景秀美。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处避难,因此有刘秀像、刘秀避难处、刘秀拴马桩等人文景观。金岩沟依山傍水,景区丛林保存完好,拥有秦岭杜鹃、冷杉、金钱豹、娃娃鱼等稀有珍贵的动植物,金岩山泉清澈见底,水质甘甜,是夏天避暑的绝佳去处。由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农作物的糖分积累,因此金岩沟当地的农作物甘甜爽口,绿色健康。

推进全域旅游是罗敷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是罗敷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全域旅游的模式下,景区统筹规划建设,旅游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每个居民都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此次采摘节不仅让游客体验乡村田园生活的乐趣,感受罗敷悠久的历史文化,更让村民获得实际收益,自觉将自己作为罗敷旅游环境建设的一份子,树立主人翁意识,提升个人素质,走出一条“改善生态+全民致富”的道路。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