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以“洲”命名的城市——株洲(图)
国家旅游地理浑南株洲5月10日讯(通讯员 沈光初)株洲,古称“建宁”,位于长沙市东南部的湘江下游,是我国唯一以“洲”命名的城市。
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株洲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这里就开始设郡。5000多年前,中华始祖炎帝就在此劳作,开创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今天我就带您走进株洲,我们一同领略一下风景不输张家界的株洲风采吧!
“炎帝故里”风景美如画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660多座城市,可以说,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可是在我国却有这样一座城市,它是唯一一座以“洲”命名的城市,还被誉为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它就是位于湘江下游,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湖南省的东大门——株洲。
中国现有43个以“州”为名的地级市,株洲却是唯一以“洲”为名的城市。一般来说,
只有地球上陆地的大的划区才会以“洲”命名,比如七大洲,株洲为何能享有如此高的“规格”呢?其实,“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两岸为洲之“洲”,联缀而成地名。一说因地多槠木,且“槠”、“株”同音,故又名“槠洲”。自南宋绍熙元年正式定名株洲后,株洲之名沿用至今。
株洲,是炎黄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湘江从城中央蜿蜒而过,曲折往复,河东与河西遥遥相望。株洲是“十字型”国家级铁路枢纽,京广和沪昆两大铁路干线,在这里形成“十字型”交汇国家级铁路枢纽站,交通想不发达恐怕都难。株洲凭借着火车头的精神,在中国工业史上创造了200多个“中国第一”。这里流淌着341条的河流,几千年来养育了两岸的人民。涞水、渌水、茶陵之洮水、攸县之攸水、醴陵之澄潭江和铁水...是名副其实的膏腴之地。
株洲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漂沙井磨山文化遗址、茶陵枣市独岭坳文化遗址、炎陵龙渣瑶族寨址、五代马王故城遗址、北宋金州故城遗址、三国建宁古城遗址、南宋茶陵城旧址、容陵侯故城、阴山县故城、攸县故城、三国吴建宁县新城遗址、醴陵古城遗址等历史遗址,炎陵县鹿原陂更安葬着,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
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尝百草。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历尽沧桑,屡毁屡建,然而千百年来,“神州第一陵”炎帝陵,陵前的祭祀活动历久不衰,每年都有许多海内外华人来这里寻根祭祖。
神农城炎帝文化主题公园,是镶嵌在株洲神农城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展示着悠久的神农文化。神农湖畔,名贵花木争奇斗艳,神农坛上福禄寿禧齐全,众人祭祀祈福。夜幕降临,歌颂炎帝伟大功绩和株洲高速发展的水、火、光影秀表演在神农城上演。场面盛大,景观壮丽,与神农城夜色交相辉映,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走遍中国大江南北,神农谷的林海和静谧独树一帜,树掩映着水,水环抱着石,阳光从树叶间倾泻而下,发出万道光芒,更显得林间清静。行走其间,青山绿水映入眼帘,空气清新,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情境。比较经典的景点有珠帘瀑布、树抱石、黑龙潭、镜花源大峡谷等。树掩映着水,水环抱着石,动静有致,相得益彰。
春夏之交,株洲酒仙湖正以怡人的风貌,向世人展示着自己无尽的魅力。镶嵌在山坳里的别墅和宾馆,以及海龙湾里渔民自开的小茶楼、农家山庄可让你尝到做回神仙的感觉。酒仙湖两岸群山巍巍,层峦叠嶂,林木葱茏,四季竞翠,湖区空气清新,碧水蓝天。皓月银波,置身其中,顿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
酃峰,又名斗笠峰,后改名为神农峰,为湖南省第一高峰,海拔约2115.2米,为湖南省第一高峰,最低海拔420米,相对高差1700米。周边方圆十里都是原始森林,荒无人烟。酃峰美景四季如画:春观杜鹃花海,夏临壮丽山河,秋看胜火红叶,冬见群峰傲骨。神农峰所在的炎陵县梨树洲景区,拥有有湖南“四个第一”,除了湖南第一峰,还有湖南第一林——我国南方成片面积最大的10万亩原始森林、世界罕见的珍贵孑遗植物福建柏群落、“植物活化石”南方铁杉顶级群落;湖南第一臼——由25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形成的众多形态各异的冰臼;湖南第一瀑——高差300多米、由两个梯级瀑布组成的白水瀑,还有天马寨、万亩高山草甸、万亩竹海和猴山等景观。
拜谒“华夏第一陵”--炎帝陵
炎帝陵旅游区就位于炎陵县城西19公里的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称作“华夏第一陵”,是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炎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谒祖、旅游观光、研究炎帝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胜地。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陈云、胡耀邦等先后专程前来谒陵并指导炎帝陵建设。炎帝陵以其在海内外炎黄子孙心目中超越时空、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特有魅力,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作为炎黄子孙,有必要去拜谒一下。炎帝陵位于有着“长沙茶乡之尾”之称的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6公里处的鹿原陂。它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是举世闻名的中华始祖三陵之一,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朝圣、旅游观光的胜地。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他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走近炎帝陵,我们会发现殿寓沿陵墓南北纵轴线均衡对称布局,这里保持了浓郁的清式建筑风格,红墙黄瓦,古木参天,庄严肃穆。分为四进:一进为午门,拱形石门,高4.0米、宽2.6米,门前为50×50米朝觐广场;二进为行礼亭,是炎黄子孙奉祀始祖的地方,采用庑殿顶,前后檐各四柱落脚的三开间长方亭;三进为陵殿,重檐歇山顶,由三十根直径60厘米的花岗岩大柱按四排前廊式柱网排列支撑;四进为墓碑亭,采用四角攒尖式屋顶,檐角高翘,亭内正中树一块2×1.45米的汉白玉墓碑,上镌刻“炎帝神农氏之墓”。
来到了景区,这里看不到人头攒动,听不见人声鼎沸,这里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进入炎帝陵的正大门,刚刚扩建不久的景区显得非常大气而宽敞,放眼望去,整座陵殿周边群山环抱、左侧前方一条清澈见底的洣水河缠绵环绕。宫殿形状的大门外两侧,矗立着十根擎天石柱。石柱上分别雕刻了十分精细的图案,上面有“稻、梁、菽、麦、黍”五谷杂粮,这就是景点介绍的“五谷柱”了。苍劲翠绿的塔松围成的林荫,让步道长廊笔直深远,神农大殿的红墙黄瓦在长廊尽头时隐时现,使整个炎帝陵显得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搭乘了一段景区的观光电瓶顺风车,热情的电瓶车师傅让我们在“鹰鹿广场”下车,只见广场两侧各有一尊石雕,左边是鹿,右边是鹰,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传说,被生母女登留在石头上的炎帝,曾唤下山中的鹰为他遮风挡雨,鹿提供给他足够的奶水。于是,炎帝就有三个母亲:生母女登、养母雄鹰、乳母慈鹿。也因此,炎帝从小就具备了鹰的顽强勇敢执着、鹿的温柔仁慈宽厚。
接着我们爬上了一段台阶,登上了“烽火台”、然后走过“太极广场”、沿着“九鼎九簋”的台阶,来到了神圣的神农大殿门前。大殿前的公祭广场是炎帝陵最大的广场,是专为大型公祭典礼而建。炎帝陵祭典已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神农大殿,为仿清古建筑,采用重檐歇山顶,看上去和北京故宫的建筑特色非常相似。屋顶四角飞檐,每个角上都有龙生九子的造型,寓意着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
走进主殿,可以看到,这里供奉着一座高达9米、重达399吨的炎帝石雕圣像,它是根据传说中炎帝神农氏农神的形象创作而成的。石像慈眉善目,栩栩如生,左手扶耒耜,右手持稻穗,两旁是神鹰和仙鹿。雕像两边还镌刻有一副对联:“到此有怀崇始祖,问谁无愧是龙人。”整个雕像与树立于两侧的这副石刻楹联一起正好构成一个巨大的“山”字,体现了炎帝神农氏的高大形象,就像一座高山永远屹立在世世代代炎黄子孙面前。
在大殿四周的墙壁上,红泥壁刻分别叙说了炎帝一生的八大功绩:始做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作陶为器,冶制斤斧;日中为市,首辟市场;练丝为弦,发明乐器;织麻为布,制作衣服;建屋造房,台榭而居。壁刻生动形象的反映了一位远古时的部落首领,在恶劣的环境中,带领辛勤劳作的人们,艰难地开辟出一条连绵不断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之路。
从大殿出来,我们来到了拜谒区的午门。这里是景区的另一个方向的入口。午门,又叫端门,是正午正阳之门,它是古代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和标志,炎帝陵午门彰显的是炎帝始祖在亿万炎黄子孙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进了验票口就是行礼亭,这是宰牲祭陵、烧香祭祖的地方,亭子正上方悬挂着“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的匾额,两旁放置着8块清朝原始御祭碑和民国原刻的记事碑。紧接着是奉祀主殿,这是炎帝陵最高大的建筑。门前回廊的两根石柱上悬挂一副楹联“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概括了炎帝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大功绩。大殿门额上悬挂着一块横匾“炎黄子孙,不忘始祖”,这是陈云同志83岁高龄时题写的。殿内供奉着炎帝神农氏的金身祀像,炎帝慈祥地端坐在圣坛之上,左手持一束稻穗,右手拿两朵灵芝,两腿之间放着一只竹筐,里面装满他亲手采回的药草。
然后是墓碑亭,在炎帝墓冢正前方树立着这块汉白玉石碑,上面镌刻着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炎帝神农氏之墓”七个大字。碑身高1.986米,碑冠高0.4米,碑身的厚度为0.17米。据介绍,设计者将1986年4月17日这个题字时间巧妙地暗寓于碑身的尺寸中。碑后即是炎帝神农氏的陵墓,这里的香火一直延续了数千年。
在御碑园的碑廊里陈列了51块御祭碑文和5块记事碑文。御祭碑主要为明清两个朝代的碑文,分别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御祭碑文,之后明朝的12位皇帝在登基后都派使者来此祭拜炎帝神农氏。到清朝,炎帝陵祭祀空前兴盛,留下有祭文可考的御祭碑达38块,其中又以康乾盛世居多。由此可见,炎帝神农始祖在历代君王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位于御碑园中心的九鼎台,厝置九尊花岗石方鼎,每尊1.2吨。九鼎是我国古代国家最高权利的象征,这里寄寓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之意。
最后,我们沿环绕着景区的静谧的洣水河,走过一段木栈道,来到了神农园。这里涵盖圣德林、福林、福桥、福园等,展现了浓郁的炎帝文化和湖湘文化特色,展示了天下揽月、橘子洲头、桃源仙境、武陵风光、巴陵胜状、崀山丹霞、九嶷翠微和邑有圣陵“潇湘八井”。行游其中,如同翻阅着一幅湖湘文化的导游图。
游览炎帝陵,圆了我作为华夏儿女一员向往已久的寻根拜谒之梦。树高千尺不忘根,“到此有怀崇始祖,问谁无愧是龙人”。拜谒炎帝陵,让我深感:纵然是踏遍千山万水,饱览各地名胜古迹,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归根之地,是我们一生值得一去的地方之一。
湖南株洲美景
大美攸县酒仙湖
酒埠江旅游景区
生态株洲
神农台美景
神农谷国家公园美景
神农城雕塑作品
炎帝陵
江泽民主席题字石碑
炎帝陵民间祭祖典礼
炎帝陵午门
株洲大京水库风景区
株洲美丽的湘江夕照
攸县酒仙湖泛舟
云阳山
世界陶瓷艺术城--醴陵瓷谷风采
株洲世界陶瓷艺术城---醴陵瓷谷
株洲城市全景
株洲市智轨电车
株洲一代女侠秋瑾故居槐庭